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成果 | 新冠疫情下的个体应激反应及相关机制

心理学院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院 2020-11-13

   

    自2019年年底以来,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公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我校脑疾病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吴健辉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甘怡群教授团队针对新冠疫情下个体应激(也称为压力)反应展开了系列研究。


研究概况



当个体面对某个应激事件(包括各种负面生活事件)时,会产生一系列情绪反应,包括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和应激障碍等。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应激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紧急性、不可预测性、涉及范围广和危害程度大等特点。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的1月底,通过问卷平台收集有效问卷共计3233份。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在新冠疫情期间感受到的应激水平越高,其抑郁、恐惧、强迫-焦虑、神经衰弱和疑病的症状越严重。同时,无聊倾向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即无聊倾向高的群体,更易受到新冠疫情的消极影响。

为了进一步观察个体应激反应随着疫情发展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在疫情缓解期即3月中下旬对一部分受试者(共计1390人)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表明,与疫情爆发初期相比,公众在疫情缓解期压力、恐惧水平有显著下降,抑郁水平却显著升高(如图1)。

图1

世界传染病历史表明,人们可能会歧视、排斥和敌对那些被隔离的人。在这场新冠疫情中,隔离感染群体和密切接触者对预防病毒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在某些方面降低了感染群体的社会支持感,使其受到可能的污名化。因此,在追踪受试者时,我们也着重调查了这一现象,并在第二次调查时测量了个体的敌对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疫情爆发初期的压力水平能够显著预测疫情缓解期的敌对水平,即个体对新冠疫情感知到的压力水平越高,敌对情绪也越高。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一致,即应激会增加个体反社会行为的发生概率。

研究表明,有两个层次心理资源可以缓冲疫情中的压力所带来的消极心理后果。首先是个体的应对方式扮演了中介角色,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缓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消极应对则加剧这种负面影响。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寻求信息、解决问题为主,而消极的应对多表现为逃避、幻想或成瘾等一系列行为。

第二层保护是社会支持,包括来自社会、家庭和组织等的关心和支持,其中包括政府的支持和积极应对显示出了重要的缓冲作用。比如个体感受到社会支持可以明显缓冲疫情下的敌对行为。
 
本系列研究提示我们,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这一重大应激源时,大部分人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反应,但大多随着威胁的消除而逐步缓解。采取合适的压力管理方式(例如积极解决问题、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工作和学习、避免无聊、与亲友聊天、锻炼身体、听音乐放松等)会降低自己的压力水平,并缓冲压力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同时,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必要的社会支持能够缓解疫情下敌对情绪和其它负面心理,这种支持可以是亲友之间的,也可以是来自于社区和整个社会。所以,在疫情等重大事件下的人际信任与互助,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弥足珍贵。


图源网络



研究相关信息


       本研究由深圳大学吴健辉教授应激心理学研究团队师生段红霞博士、丁絮(博士生)、闫琳琳(硕士生)以及北京大学甘怡群教授团队共同完成。

论文相关信息


Duan, H., Yan, L., Ding,X., Gan, Y., Kohn, N., & Wu, J. (2020).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mental health in the general Chinese population: Changes, predictors andpsychosocial correlates. Psychiatry Research, 293, 113396.

Yan, L., Gan, Y., Ding,X., Wu, J., & Duan, H. (202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tressand emotional distress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Effects of boredomproneness and coping style.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102328.

Gan, Y., Ma, J., Wu, J. , Chen, Y., Zhu, H., & Hall, B. J. (in press).Immediate and Delaye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Province-wide Lockdown and Personal Quarantine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inChina. Psychological Medicine.

文字来源 | 心理学院
图片来源 | 心理学院
学生责编 | 陈智超
初审 | 崔芳
审核 | 焦璨、周永迪

扫码关注我们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